服務故事
治療師為陳阿姨進行製作壓力衣的初次評估,在聊天中得知她今天突然出現,是因為受傷出院後,隨之而來的疤痕與反覆出現傷口一直困擾著她,家人和周遭的朋友都鼓勵她要使用壓力衣。在回診與醫生討論後,也是受傷後五個月,第一次踏進陽光東區中心...
2020-04-13
過去一年常有學校邀請陽光台東工作站的同仁前去宣導,總是擔心著學校在偏僻之處、人數太少…我們是否願意去?但除了因疫情影響,避免及減少校園群聚,陽光的宣導服務無論再遠、再困難都使命必達。
2020-04-13
陽光的聚會,開啟了這群辛苦家長的一次成長契機;從四年前的春天開始,有四位家長願意跟著陽光的安排設計,一年一年透過電影、畫畫、老照片、讀書會等媒介的分享與討論,利用圖像、文字表達自己,在學習自我覺察的歷程中,慢慢訴說著過去與孩子一同遭受的不平經驗...
2020-04-13
服務對象術後免疫力較低,為保護服務對象及同仁健康,治療師服務時必備口罩、手套及護目鏡;社工也每天定時消毒門把、開關,並把服務動線分流以減少接觸。執行居家復健任務,也要嚴謹落實消毒步驟。治療師細數用酒精消毒雙手次數,即使消毒到手泛紅也不喊苦...
2020-04-10
陽光台東工作站的公務車從台東市區出發,沿著海岸線向北行駛1個半小時,最後停在花蓮與台東交界的長濱鄉江大姊家。江大姊經歷了兩次頭頸部腫瘤治療後,舌部分切除,臉頰、肩頸肌肉緊繃僵硬,張口幅度剩下不到2公分,並且需依賴鼻胃管灌食,連在家中行走都會覺得疲倦和喘...
2020-03-09
春節年假,對大部分人而言是可以開心享受假期放鬆的日子,但對復健黃金期的燒傷傷友們,復健仍是馬不停蹄持續著,不讓疤痕孿縮的速度趕上。陽光基金會東區中心在108年開始為花東地區的傷友提供定點復健服務,已有7人就近接受即時密集的復健訓練,期望儘早回到原來的生活軌道,他們需持續一年、每週至少三天到陽光東區中心報到...
2020-03-09
18歲是高三升大學、人生轉換的關鍵時期,應該是立定志向預備振翅高飛的年紀,因為一場意外,燒傷少年被迫停下逐夢的腳步,重新學習吃飯、搭車等日常小事,在復健的這段時光裡,曾經他也感到挫折與徬徨,醫師說的一段話讓他豁然…
2020-03-09
陽光服務發現,傷友常因醫療及重建需求導致活動量下降,並伴隨整體肌力下降等問題,影響其回歸社會及職場。有感於此,陽光推動體適能方案;107年更成立陽光活力中心,將服務對象擴及銀髮族群,由一群同時擁有醫療背景及專業證照運動的治療師兼教練,為每個學員找到合適運動處方,透過訓練找回健康活力,樂活人生,成立至今服務了超過千人次。
2020-03-09
陽光台東工作站的社工為了讓台東的陽光孩子能感受台東土地是塊珍寶,需要大家用心去認識,就像每個人也是珍寶,不需要跟別人比較,夢想需要腳踏實地去嘗試,若勇於嘗試每一步就是成功挑戰…結合台東很多的綠樹,和樹藝沙龍團隊志工要一起幫孩子挑戰爬樹 (夢想)。
2019-12-25
記得小名剛出生時,媽媽在分娩疼痛之後聽到一聲響亮的哭聲,正感欣慰不已,卻從醫護人員的臉上看到不尋常的表情,把小名抱進懷裡才發現這孩子的臉上很不尋常。這也是爸爸媽媽挑戰的開始。詢問醫生,開始漸漸了解原來這是血管瘤。於是一連串的整形外科就診旅程就展開了…
201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