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廣部
「陽光提供了一個場域,讓遭遇到疾病與意外的人們可以相遇,能在痛苦中有機會被接住,感受到被支持與不孤單,也透過陪伴,看見重建生活的希望。」桃竹中心志光社工說。
桃竹中心志光社工師。
大學從社工系畢業後,陽光桃竹中心是志光從事社工的第一份工作,帶著助人的使命與熱忱,不知不覺已經在陽光服務五年多了。回想起仍是新手社工的時期,志光總是積極地透過同理,嘗試與服務對象建立關係,給予生活上的情緒支持,然而面對情緒較為低落的服務對象,因復健進步幅度微小而失去希望時,志光仍會感到棘手與無力,漸漸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隨著年資及經驗的累積,志光慢慢了解到「等待」的重要,每一個生命的成長與改變都不是一時一刻就能看見成果,需要耐心陪伴,讓服務對象了解有人會在他們旁邊,願意傾聽他們說話,讓他們感到不孤單。
近幾年,志光持續服務許多燒燙傷的傷友及家庭,發現許多傷友都認為在醫院接受治療後,出院就等於康復,但其實出院後還要面對疤痕增生影響到身體功能的限制,需要日復一日的復健,而因疤痕的特性會攣縮及緊繃,更讓每天做的復健像是徒勞般,昨日擁有的進展,隔天都需要從零開始,過程中的挫折、失落及洩氣等情緒,志光總是耐心陪伴,撫平服務對象不安的情緒,讓他們了解到「必須擁有能夠接受自己越來越差的勇氣,才有機會慢慢地看到自己變好。」
為了促進服務對象之間的連結,當受傷嚴重程度不一的服務對象齊聚於中心復健時,志光會活絡復健中的團體氛圍,使服務對象們能自然地互相鼓勵與交流,遇到新進服務對象時也能夠主動接觸給予經驗分享,甚至相約聚會、外出旅遊。志光也主責辦理復健表揚活動,表揚近一年復健有進展的服務對象,回顧復健歷程,讓服務對象能夠自我肯定,同時在活動中營造同在感,讓新舊服務對象及家屬,都能感受到正向的支持感受,能夠持續在復健的路上堅持著。
志光社工辦理團體活動。
許多服務對象回歸生活後,總因受傷造成外貌的改變而遭受異樣的眼光,志光也透過燒燙傷預防、臉部平權的宣導,希望讓社會大眾能理解傷病友的處境,藉此讓服務對象所需要去承擔的不友善感受能夠減少,在服務對象們因外貌焦慮時,告訴他們:「其實外面的世界比我們想樣中的友善!」
進入校園宣導「燒燙傷預防」。
在陽光服務的這些年,志光從一開始只專注個案服務,逐漸認知社會影響力的重要,未來他會繼續堅守信念,持續在助人的道路前進,陪伴更多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