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雲嘉中心資深社工師 鐘文儒
這天下午,口腔癌病友阿文大哥來到陽光雲嘉中心進行復健諮詢。治療師正在講解及示範如何抬高肩膀復健,陪在一旁的社工看到阿文大哥突然眉頭一皺,發現案情不單純──立刻在治療師說明間隙,適時確認大哥是否完全了解治療師的說明,治療師也心領神會,改用更淺顯方式說明,幫助大哥更清楚掌握復健動作。

治療師教大哥如何進行復健。
服務是各司其職的團體協力過程,在由治療師、心理師、護理師等專業夥伴組成的團隊中,社工扮演的「橋梁」尤為重要!社工不僅得細心留意服務對象的狀況,尋求適合資源介入,更得適時擔任「翻譯官」,讓服務對象與服務團隊的溝通順暢;同時,每個專業夥伴也都是社工的神隊友!
幾天前,社工與護理師一同至另一位口腔癌病友小志哥家中訪視。小志哥的頸部因放療副作用多處發紅潰瘍,口腔內也有多處小傷口,讓他一度產生放棄治療的念頭。但在太太和家人們的鼓勵下,小志哥仍堅持每天前往醫院治療。護理師為小志哥護理傷口與衛教時,社工發現一旁的太太欲言又止,馬上開啟「翻譯官」模式,主動詢問狀況。原來,是身為主要照顧者的太太有些跟不上講解速度,護理師立刻再次耐心放慢速度說明。看,這不就是一記讓人大喊「NICE!」的妙傳嗎?

護理師教大哥如何進行傷口護理和清潔。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卻扎扎實實奠定陽光厚實的服務基礎。只有與服務對象「心」的距離近了,建立信任感,服務效益才能事半功倍;而對服務團隊來說,唯有不斷溝通、相互補位與支援,才能如一支實力堅強的球隊,成就一次次的「妙傳」!能看到服務對象能有好的生活品質、重拾自信,沒有什麼比這個更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