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區中心職能治療師 何雨彤
燒傷復健是一條漫漫長路,除了必須忍受疤痕帶來的痛楚及搔癢,更要每天積極復健,以免疤痕攣縮造成關節變形。但要如何面對傷後生活,更是傷友的重要課題。
阿成大哥因意外導致全身53%電燒傷,住院時傷口感染幾度病危,近七個月才出院。但出院後等著他的,是日復一日的復健,更雪上加霜的是,阿成大哥在受傷時因接觸高壓電流致周邊神經受損,右手臂無法抬起與肩同高,左手手指也幾乎無法動作。這對傷前熱愛運動,時常開車帶老婆、孩子露營的阿成大哥來說,無疑是一大打擊。
阿成大哥樂觀、正向的個性,讓他在枯燥的復健路上堅持下去。為了讓自己盡快恢復到過去的狀態,在老婆的陪伴下,他每天確實執行治療師交代的功課,除了一週來南區中心復健五次,放假在家也不敢懈怠,也從不因左手不方便,就逃避需雙手操作的事物。

阿成大哥使用副木協助拇指對掌,並利用黏土阻力訓練肌力。
熱愛運動的阿成大哥,也重啟過去慢跑習慣,一週至少慢跑三天,自發增進自己的心肺功能。此外,透過復健與每天不間斷地伸展疤痕、訓練肌力以及電刺激,阿成大哥因疤痕而受限的關節,終於可以活動自如,損傷的神經也逐漸恢復。漸漸的,阿成大哥可以舉高右手拉電燈開關的拉繩,左手也可以穩定拿起羽球了。但阿成大哥擔心自己的狀況大不如前,跟不上過去一起運動的夥伴的腳步,遲遲沒有回去進行自己最愛的運動 — 登山與打羽球。
了解原因後,治療師與社工積極邀請阿成大哥一起打羽球,並觀察及調整阿成大哥的姿勢。雖然因右手抬高的角度影響擊球準度,但在過程中阿成大哥也慢慢重拾興趣與自信。今年四月重返職場的他,只要有空便會在當地的羽球團大展身手呢!

阿成大哥準備發球。
今年八月,在職工的邀約下,阿成大哥與職工們一起去爬了西大武山,平常有在慢跑的他,加上攀登百岳的經驗,讓阿成大哥在山上如魚得水,速度快到職工們看不見他的背影。登山結束後,阿成大哥也與另一位傷友發下宏願,未來他們會持續努力復健,希望有一天能挑戰登上與玉山合稱五嶽的北大武山。
**謝謝您,您的支持將幫助陽光提供這些朋友完善生心理重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