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女孩小雅 樂觀面對生命的挑戰
文/桃竹中心社教專員 謝瑀芯
「曾經好想放棄,覺得好累、好累…」小雅看著記錄血管瘤治療的小冊子,不敢相信自己熬過近十個年頭。因為左臉碩大的葡萄酒色斑,小雅從小就常被他人取許多不喜歡的綽號,例如:關公、歪嘴獸…等,治療的十年間,當別人沐浴在陽光下、在海灘奔跑,小雅必須小心翼翼做好防曬,盡量避免戶外活動,深怕一不小心就影響治療效果。
小雅不因外表影響自己的個性,依然樂觀面對、享受生活。
小雅回憶第一次打硬化劑,獨自一人躺在手術台上,承擔全身麻醉的風險,非常緊張忐忑;還有一次打完硬化劑,臉腫脹到連眼鏡無法戴上,隔天根本無法上班;更痛苦的是,打雷射後會刺痛、癢,「好像有成千上萬隻螞蟻在妳臉上爬,半夜都會癢到忍不住去抓它,外出也必須做好防曬,當別人在享受陽光洗禮時,我卻只能把自己臉上每一吋肌膚都包得密不透風,深怕陽光照射影響治療效果,那麼一切努力就付諸流水了…」
一邊承受工作的壓力,一邊需顧及治療的進度,讓小雅覺得身心疲憊,「就像橡皮筋長時間一直拉緊、拉長,慢慢彈性疲乏。」但每當她想放棄,總會想起家人對她一路的鼓勵與陪伴,想起二哥告訴她:「如果妳就這樣放棄治療了,那妳前面堅持那麼久的努力都會白費了。」重新鼓起勇氣繼續努力。
小雅有一群好朋友,會一起規劃旅遊行程。
小雅談起第一次在外面拿下口罩,被許多人盯著看、或用特別眼光看著她的經驗,讓她感到壓力、難過,但她告訴自己要跨出那一步,把自己自信、美好的一面給大家看,「希望大家知道,人與人的相處不是只看表面,而是要實際相處與用心了解對方的故事,那才是最可貴的。」因此,每當有陌生人問起她的臉,她也都耐心與對方解釋,就是希望大家更認識血管瘤、知道血管瘤朋友沒有什麼不一樣,每個人都是獨特且與眾不同的,也希望社會對每個不同的人都能給予尊重與公平對待,讓社會更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