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臺北重建中心高級職能治療師 蘇意庭
幾天前,復健室一如以往地忙碌著,當我正與服務中的口友說明肩部的居家運動要如何執行時,心理師帶著耀忠大哥走進來,笑著跟我說:「蘇老師,我們剛剛在進行分享的活動,要寫一段話給自己最感謝的人,大哥寫了一段話說要感謝你,但是不好意思拿給你。」在心理師身後,大哥探出頭,遞給我一張綠色的字條,上面寫著感謝的文字。
字條上寫著感謝的文字。
耀忠大哥在109年罹患右下齒齦癌,經過手術、放射治療和化療療程後,前來本會進行復健訓練,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復健後,終於成功找到工作,逐漸穩定就業。
原以為可以好好地回歸日常生活,但天不從人願,工作約一年後,突然右邊臉頰開始腫脹,回診檢查時,醫師看著報告說,復發了,需要再進行治療。當時我問大哥:「會不會擔心接下來的治療?需不需要我在把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完整說一次?」大哥回應得很豁達:「不用,我之前有經驗了,我努力把療程做完,就來找你做復健。」
第二次的癌症治療後,因為右側臉頰的腫瘤位置,再加上又做了一次大範圍的手術和放射治療,身體功能受到相當大的影響。再次回到復健室時,大哥掛著鼻胃管,偶爾會被口水嗆到,右手受到肩膀和背部肌力不足的影響抬不起來,這些種種相較第一次治療後更嚴重的損傷,讓大哥不禁感嘆復發造成的傷害比第一次更加強烈。
從復發到現在,大哥來到中心復健了已經有10個月,這段期間強化了口腔和舌部的力量,緩解了癌症治療後頰部持續緊繃的不適感,也改善了原有身體軀幹兩側肌肉不平衡、腰臀肌力不足、呼吸深度過淺以及肩膀過度起伏的歪斜及代償問題,最近一次回診時,已經請醫師協助安排好吞嚥攝影檢查,希望能夠順利通過檢測,這樣一來就離移除鼻胃管的日子不遠了!
耀忠大哥復健中。
生命中的波折也許無法避免,但大哥面對生命的態度,透過了那張綠色字條強而有力的傳遞,也成為一股暖暖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