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東工作站社工員 馬漢慰
即使在生死交關的瞬間,生命依然可以擁有光彩。
55歲的阿村,獨自生活。去年底,他因脖子疼痛就醫,結果被確診為口腔癌四期,接受花蓮慈濟醫院的手術治療後,不僅需要忍受疼痛,更要應對外貌的變化,生活變得非常不便。面對尚未實施的放化療計畫,他對未來感到絕望,甚至考慮放棄治療的念頭產生。
今年七月,醫院個管師向陽光社工提到阿村已多日未到醫院治療,並且無法聯繫上。察覺到異常情況的社工前往阿村家,發現他居住在山區的工寮,周遭無其他鄰舍。社工在家訪時看到阿村捲曲身體躺在床上,無力地說道:「還好你來了……」由於住處斷水斷電,手機也無法充電,他無法求助。社工立即連結護理衛教服務,並在隔日與護理師一同前往家中進行訪視。因為阿村的精神恍惚、嘴角傷口流膿、身形消瘦等多重問題,加上當時颱風步步逼近台灣,社工擔心可能涉及生命安全。與護理師討論後,決定協助阿村入院治療,以獲得更適切的照顧。
因病情轉變,阿村入院後接受安寧療護,開始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人生的心願。陽光社工與安寧團隊發現阿村曾從事刺青工作長達約二十年,並擁有畫畫的才華。在安寧共照團隊的評估下,引導他參與「藝術治療」,透過畫作來宣洩情感,轉移疼痛的注意力。阿村在住院期間開始在病房內創作並贈送畫作。對他而言,畫畫不僅是情感的宣洩,也能將對人生的感悟和正能量傳遞給更多人。
安寧共照團隊、陽光社工擔心阿村在機構會感到孤單,於是相約前往探視,和他一起唱詩歌。
「野百合的生命力很旺盛,我想放在門診區鼓勵癌症病友。」阿村畫了一株野百合象徵自己的內心現況,並表達想辦畫展的心願。在安寧共照團隊的積極協助下,成功為阿村實現了這個夢想。原本只有一幅「野百合」的畫作,增加到十多幅,名為「野百合的春天」。今年八月,畫展在醫院內舉行,阿村看到留言簿上有許多人對他的鼓勵,便以極度虛弱的身體拖著筆,感謝每一位參與者。病情持續進展,癌細胞仍在侵襲身體,不久後,阿村安詳地離開了人世。
「野百合的春天」開展首日,阿村與陽光社工合照。
阿村的手雖然逐漸無力,看了留言本上民眾的鼓勵,仍然寫字感謝大家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