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基金會提供服務對象必要的諮詢與服務,若您本身正面臨困難需要協助,歡迎您與本會聯繫,本會工作人員會盡力協助。歡迎填寫【通報資料表】以與您進行後續的聯絡與協助,或者您也可主動來電向陽光服務中心電話洽詢。
口腔癌服務
在台灣,口腔癌高居男性癌症死亡率第四名,是30-59歲男性最常發生的癌症…
口腔癌為發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之總稱,大部分屬麟狀細胞癌,可出現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包括唇、舌、口腔底、頰黏膜、齒齦、硬顎部、臼齒後區及顎部。絕大多數的口腔癌是由黏膜上的麟狀細胞惡化所形成,在台灣地區以舌癌與頰黏膜癌佔大多數。
口腔癌的臨床表徵是難癒合的潰瘍或突出的潰爛硬塊,常伴有轉移的頸部淋巴腫塊,早期常不覺疼痛,偶而出現帶血的唾液。因此不痛的潰瘍或突出硬塊才可怕,常常有人因沒有疼痛感而忽略早期癌症的存在,錯失早期診斷、正確治療的良機。因此,只要發現帶有血液的唾液或痰,或是口腔內有兩星期以上不易癒合的潰瘍或不明腫塊,便應尋求耳鼻喉、頭頸外科、口腔顎面外科或整型外科醫師進行診察。
為了減少生理上的合併症(如感染、疼痛、惡臭)、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患者及家屬也應參與學習如何協助護理,以預防或減少口腔黏膜炎及口腔異味的形成,並降低口腔黏膜炎造成的不適及續發性感染的機會。口腔護理涵蓋:牙齒,粘膜,骨骼等組織的照顧,對於張口有限制的病人,應該更注意口腔衛生的維護。
復健運動會因每個人的狀況不同而需要個別的評估與建議,進行復健運動並非強度越強或越痛越有效,若過度訓練反而會導致傷害;若對於自我的運動強度或運動方式有所疑問,建議可諮詢專業醫師或治療師,以確保安全並獲得最佳效果。
近幾年來「陽光」看見因為口腔癌而導致的顏面損傷病友,在癌症威脅生命的同時,還要面對疾病對生活品質的影響,例如飲食方式的改變、口語溝通的限制等,因而在生理、心理、經濟、口語溝通的限制等,因而在生理、心理、經濟、家庭及人際互動等方面皆承受相當大壓力。因此,陽光期許自己,該本著服務顏面損傷朋友多年的經驗,在病友一路抗癌的辛苦歷程中提供各項服務,期盼能協助病友們與家屬,維持應有的生活品質,共同面對與通過這個生命的重大考驗。
家庭或親友支持可以幫忙病友渡過這段時間,與其每天焦慮地空想,不如一起和家人找尋相關資料,一起面對。不過一定要記住,不是所有的癌症都是「沒希望的」。
疾病也打破了家庭原有的平衡,並引起角色、經濟地位、社會和情境上的改變。家屬常隨病友病情起伏感到焦慮、害怕、無助,因此病友與家屬皆需加強其安全感、整合家庭支持系統,讓家屬在生活改變的壓力下,仍能維持其身分與角色的持續性。因此,口友及家屬除了尋求支持性諮商,也可參與口友展顏團體,為病後緊繃生活找到紓解壓力、情緒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