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研討會
陽光基金會自2006年起至今,每年參與國際研討會並且發表學術論文;包含最重要的國際燒傷學會研討會(ISBI),以及亞太燒傷學會研討會(APBC)。
陽光參與國際研討會主要有兩個目的。首先,希望在過程中「學習」,吸收新知帶回來台灣,提升發展燒傷相關專業或技術,以服務國內的傷友和口友。「學習」同時也有助於我們掌握國際趨勢與現況,有助於規劃未來更貼近合作夥伴需求的國際方案。
另一個重要的目的為「分享」。無論是陽光同仁積極地參與學術論文發表,或接受來自國外機構的邀請分享經驗,都有助於陽光基金會提升國際專業知名度、建立本會在燒燙傷重建領域的國際專業地位,更讓台灣在燒燙傷重建專業領域中能被肯定。
國家 | 城市 | 活動 | 年度 | 類別 | 說明 |
---|---|---|---|---|---|
加拿大 | 蒙特婁 | 國際燒傷學會(ISBI) 研討會 |
2008 | 國際研討會 | 發表2篇學術論文, 與國際燒傷專家交流 |
魁北克 | Rehabilitation International研討會 | 2008 | 國際研討會 | 參與國際比賽, 獲得第一名 |
|
溫哥華 | 國際傷友大會(WBC) | 2007 | 國際研討會 | 陽光傷友與美國、 加拿大傷友交流 |
|
美國 | 北卡羅萊那州 教堂山市及德罕郡 |
國際傷友大會(WBC) | 2004 | 國際研討會 | 陽光傷友與美國、 加拿大傷友交流 |
巴爾的摩 | 國際傷友大會(WBC) | 2005 | 國際研討會 | 陽光傷友與美國、 加拿大傷友交流 |
|
沙加緬度 | 國際傷友大會(WBC) | 2006 | 國際研討會 | 陽光傷友與美國、 加拿大傷友交流 |
|
華盛頓 | 國際心理腫瘤醫學研討會 | 2015 | 國際研討會 | 發表1篇學術論文,與國際專家交流 | |
邁阿密 | 國際燒傷學會(ISBI) | 2016 | 國際研討會 | 發表3篇學術論文,與國際燒傷專家交流 | |
尼加拉瓜 | 馬那瓜 | 中美洲燒傷復健專業人員培訓計畫 | 2011-2014 | 國際合作 | 首次國際合作 – 壓力衣製作技術轉移 |
拉丁美洲燒傷復健專業人員培訓計畫 | 2016-2018 | 國際合作 | 國際合作 – 手部復健專業課程 |
||
祕魯 | 利馬 | 參訪燒傷相關單位 | 2016 | 國際參訪 | 拜訪燒傷相關團體實地考察,開發未來合作 |
哥倫比亞 | 波哥大 | 參訪燒傷相關單位 | 2016 | 國際參訪 | 拜訪燒傷相關團體實地考察,開發未來合作 |
巴拿馬 | 巴拿馬市 | 參訪燒傷相關單位 | 2011 | 國際參訪 | 拜訪燒傷相關團體實地考察,開發未來合作 |
巴西 | 福塔雷薩市 | 國際燒傷學會(ISBI) 研討會 |
2006 | 國際研討會 | 發表3篇學術論文, 與國際燒傷專家交流 |
土耳其 | 伊斯坦堡 | 國際燒傷學會(ISBI) 研討會 |
2010 | 國際研討會 | 發表4篇學術論文、1場專題演講,與國際燒傷專家交流 |
韓國 | 首爾 |
韓國燒傷學會研討會 Hallym基金會第一次傷友大會 |
2018 | 國際研討會 | 論文發表和台灣傷友分享 |
韓國燒傷研討會 | 2010 | 國際研討會 | 分享燒傷重建服務模式 | ||
亞洲社會企業高峰會 (ASES) |
2008 | 國際研討會 | 代表台灣社會企業參與會議 | ||
亞太燒傷學會研討會 (APBC) |
2007 | 國際研討會 | 發表3篇學術論文, 與國際燒傷專家交流 |
||
中國 | 香港 | 亞太職能治療會議 (APOTC) |
2007 | 國際研討會 | 發表1篇學術論文 |
廣州 | 中國全國燒傷復健培訓班 | 2007 | 國際研討會 | 專題演講談形象重建 | |
菲律賓 | 馬尼拉 | 亞洲社會企業國際工作坊 | 2006 | 國際研討會 | 代表台灣社會企業參與會議 |
泰國 | 曼谷 | 亞太燒傷學會研討會 (APBC) |
2011 | 國際研討會 | 發表2篇學術論文, 與國際燒傷專家交流 |
台灣 | 台北 | 亞太燒傷學會研討會 (APBC) |
2017 | 國際研討會 | 協辦,發表4篇學術論文,參與3個symposium |
印度 | 清奈 | 印度燒傷學會研討會 (NABICON) |
2011 | 國際研討會 | 專題介紹社區性燒傷復健模式 |
燒傷婦女康復中心計畫 | 2013-2015 | 國際合作 | 組織培力計畫 – 協助當地NPO建立燒傷復健和照護服務模式 |
||
英國 | 愛丁堡 | 國際燒傷學會 (ISBI)研討會 |
2012 | 國際研討會 | 發表4篇學術論文, 與國際燒傷專家交流 |
德國 | 柏林 | 國際心理腫瘤醫學研討會 | 2017 | 國際研討會 | 發表2篇學術論文,與國際專家交流 |
澳洲 | 雪梨 | 國際燒傷學會 (ISBI)研討會 |
2014 | 國際研討會 | 發表4篇學術論文 |
國際參訪
每次出國參訪,陽光基金會不僅只是參與國際學術研討,也都是「進行實地考察」的機會,本會希望透過實際參與拜訪,與當地公益團體、學術單位或醫療院所,了解當地服務燒傷者或顏面損傷者之現況,發掘新的學習或合作機會,同時也讓國外機構更了解陽光基金會與台灣在燒燙傷重建的專業與服務。
國際合作
透過「國際研討會」和「國際參訪」的接觸與瞭解後,陽光基金會自2006年來與國際燒燙傷機構團體,慢慢發展信任和合作關係,進而發展出「國際合作」的服務。
陽光基金會透過參與各種國際會議以及招待國外人士來本會參訪過程中,我們不僅從對方互動中更加體會到陽光專業服務之特殊性,也更了解到合作團體的學習需求,以及這份專業服務對其國家的服務對象的價值與幫助;因此,陽光基金會於2010年的願景中,提出國際合作發展計劃,期望能以30年服務燒燙傷的專業知識與技術,回饋協助其他國家的團體與其受助對象。
計劃初期,基金會考量資源和人力的限制下,不適宜立即於國外拓展分會─直接服務國外傷友;另一考量是,若要協助中低收入國家解決當地燒傷問題,「取代」當地專業人員亦不是一個永續的方式。
因此,要真正幫助這些國家,最有效的方式是協助已經投入燒傷照護工作並且對當地有充分了解的組織和人士,以empowerment為出發點,運用技術轉移知識教學,培訓受輔助國燒傷團體,以強化服務當地傷友的能力。
此策略不僅讓本會之技術和經驗能於當地生根發展;未來,合作團體也能成為「技術轉移者」,進而延續陽光的愛與專業影響力,讓更多人受益。希望有日,讓其他國家的傷友也變得有能力「迎向陽光、看見希望」。
在此理念下,陽光基金會在2011年,來到離台灣最遙遠的地區-中美洲,與尼加拉瓜當地基金會進行「中美洲燒傷復健專業人員培訓計畫」,將陽光基金會壓力衣製作技術轉移與中美洲的五個國家;當時這個種子培訓計畫是陽光基金會國際合作的開始。透過這種國際合作,陽光基金會將提供國際夥伴技術支援與課程舉辦,讓燒傷重建的知識和技術可以持續傳承,也讓愛傳出去,嘉惠更多燒傷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