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簡稱台灣檳癌防制聯盟)於97年成立,長期關注台灣口腔癌及檳榔議題。檳榔自92年即已被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證實為一級致癌物,單獨嚼食檳榔果實就有致癌風險,今(112)年12月3日第二十七屆檳榔防制日,本聯盟與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健康問題解決與社會實踐》課程合作,針對市售檳榔嚼塊進行農藥殘留檢驗,發現檳榔殘留農藥問題嚴重!抽樣臺灣本島19縣市,整體樣本116份,未檢出農藥的樣本僅15件(13%),其餘101件樣本則驗出未核准農藥(87%)。一級致癌物加農藥殘留讓嚼檳者的健康面臨極大風險,政府必須立即面對!輔導並稽查農藥殘留,盡快訂定專法,積極管理檳榔危害,保障國民健康。
台灣檳癌防制聯盟韓良俊主席致詞。
台灣檳癌防制聯盟呼籲政府速訂專法管制檳榔危害,陽光擔任聯盟工作小組。
長期關注檳榔防制議題的時代力量陳椒華立委在記者會現場表示:「口腔癌每年增加八千多人、死亡三千多人,檳榔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的定義來看,有咀嚼的就是食品,政府卻沒有管理!行政院承諾過要立專法管理檳榔問題,總統大選在即,看來在蔡總統任期應該是要跳票了!期待明年大選後的政府,能盡快提出有效、積極的作法,不要讓不知情國人繼續嚼檳增加罹癌風險,也要加強宣導檳榔的危害,讓檳榔的問題能早日得到解決!」
時代力量陳椒華立委力挺積極防制檳榔危害。
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王亮懿副教授公布檳榔農藥殘留抽樣結果。
現今國民食安意識抬頭,民眾如對入口的食品及其添加物有疑慮,可從履歷驗證或溯源系統進行篩選把關。唯獨號稱是「臺灣口香糖」的檳榔已屬一級致癌物,卻依舊天天被近百萬人放進嘴巴嚼食,農藥殘留檢驗更是長年被嚴重忽視!檳榔目前公告有6種核准農藥,相關作物(荖葉/荖花)則有8種核准農藥(農藥名與殘留限量如下表),依《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未在表列之農藥,不得檢出。為了解政府將檳榔/荖葉/荖花等作物納入農藥管理規範後,是否積極輔導稽查,成大團隊於112年10月展開市售檳榔抽樣,每個縣市約略抽樣3間檳榔攤,每間購買「檳榔子」及「檳榔加荖葉/荖花」樣本各1份。樣本購買後冷藏宅配至農業部農業藥物試驗所授權之實驗室,以高效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LC-MS/MS)進行農藥檢驗,並將檢驗結果進行農藥殘留分析與健康風險評估。
★檳榔與荖葉/荖花/荖藤之核可農藥列表★
農產品 |
農藥名 |
殘留限量(ppm) |
農藥分類 |
檳榔 |
百克敏 |
1.5 |
殺菌劑 |
亞滅培 |
1.5 |
殺蟲劑、殺蟎劑 |
|
培丹 |
0.8 |
殺蟲劑、殺蟎劑 |
|
福化利 |
0.8 |
殺蟲劑、殺蟎劑 |
|
賜派滅 |
0.7 |
殺蟲劑、殺蟎劑 |
|
賽普洛 |
1.4 |
殺菌劑 |
|
護汰寧 |
1.5 |
殺菌劑 |
|
荖葉/荖花/荖藤 |
丁基加保扶 |
未規範 |
殺蟲劑、殺蟎劑 |
右滅達樂 |
未規範 |
殺菌劑 |
|
依得利 |
未規範 |
殺菌劑 |
|
密滅汀 |
未規範 |
殺蟲劑、殺蟎劑 |
|
福多寧 |
未規範 |
殺菌劑 |
|
維利黴素 |
未規範 |
殺菌劑 |
|
毆殺滅 |
未規範 |
殺線蟲劑 |
|
賽洛寧 |
未規範 |
殺蟲劑、殺蟎劑 |
本次檳榔農藥殘留檢測樣本共計116份,其中僅15件未檢出農藥,其餘樣本(101件)皆驗出未核准農藥,不合格率高達87.1%!樣本中驗出67種農藥,其中62種(92.5%)是未核准用於檳榔與荖葉的農藥。未核准農藥第一名是我國115年須全面禁用的殺蟲劑—陶斯松(占總樣本64.7%),其次為加保扶(34.5%)、益達胺(32.8%)、貝芬替(26.7%)、克凡派(22.4%)等。健康風險評估方面,根據食藥署《食品中化學性物質風險評估參考手冊》之分析方法,回顧文獻與統計數據,獲得嚼檳者年齡性別分布、檳榔嚼食顆數分布、檳榔平均重量、國人體重分布、WHO網站公告之農藥每日容許攝取量數值(ADI)、農藥綜合資料數據庫(PPDB,Pesticide properties database)公告之農藥健康風險分類後,針對不同年齡性別嚼檳者進行健康風險評估。透過蒙地卡羅模擬法分別計算這些農藥對11類健康所造成的累計風險。結果發現:嚼食檳榔加荖葉/荖花的檳榔嚼食者,基因毒性(Genotoxic)的危險指數(hazard index, HI)超過1,表示包葉仔的累積農藥殘留,可能傷害嚼檳者細胞內的遺傳物質,造成細胞變性、突變甚至癌化。而這個風險,已達到風險評估認定需要採取行動的程度。
111年台灣口腔癌死亡人數為3,479人(標準化死亡率8.5),位居十大癌症第六;最新癌症登記報告也指出110年台灣每年新增口腔癌患者8,211人(標準化發生率21.55),尤以35-59歲中壯年男性為主要罹患族群,不僅重挫國人健康,也常造成「一人罹病,全家受苦」的社會現象。
台灣檳癌防制聯盟指出,檳榔危害議題已經談論二十多年,本以為近年終見曙光,108年林萬億政委及110年蘇貞昌院長皆已公開宣示將立專法以終結檳榔數十年無專法可管的窘境,然而,111年6月7日衛福部召開「檳榔危害防制公聽會」仍決議「需再檢視現行法律架構是否可以解決問題?」繼續原地踏步!聯盟主席韓良俊教授誠摯也沉痛地呼籲:「政府有關單位應正視檳榔嚼食帶來的無窮問題,提出具體對策與時間表,勿讓國民健康一直處於深不見光的泥淖中。」
檳榔農藥調查由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健康問題解決與社會實踐》課程師生研究發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