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林萬億政務委員及衛生福利部李麗芬政務次長頒發金鷹獎座
第26屆金鷹獎得主臧興國是陽光服務的口腔癌病友,臧興國大哥在民國96年罹患口腔癌,正值壯年的他歷經口腔癌治療、手術切除癌細胞,讓他的臉完全變了形,牙齒也因治療之故幾盡拔光,說話不甚清楚還會流口水,出了病房的他曾失志愁悵、對於外人的關心都無動於衷,也曾因此自我放棄到用吸毒來逃避眼前的困難。
面對不一樣的外表,展開宣導人生
直到一年後,在陽光社工一而再的邀請下,勉強來到陽光基金會參與口腔癌宣導服務隊的訓練團體,臧大哥心想:「我才不相信這世界上有人是不求回報的。」但在那次的口友團體分享中被打動了,他看到了自己的懼怕對照過來人的豁達,他告訴自己不需要再躲藏在黑色的口罩後面了;更重要的是,他也被社工那鍥而不捨的關心所感動,他發現:原來世上真的有不求回報的人!醒悟後的他想要把這樣的愛散播出去,他也想像社工一樣當個「天使」來助人,毅然決然地加入陽光口友宣導服務隊,此時的他有著大徹大悟後的超強助人動力,雖然外表缺損、說話要吸著口水不外流才能好好說清楚每一句話,但是在演講台上的他有著條理清晰俐落的故事分享軸線以及不諱自嘲的「臧式」幽默,他把自己罹癌的心情轉折、低谷與起伏說得帶趣又發人深省:「得口腔癌讓我變成無『齒』之徒,因為我牙齒全拔光了,開刀後在加護病房躺很多天,看到太太為我流的眼淚都把病房玻璃洗乾淨了,我很愧疚,想到太太和家人對我始終不離不棄,我再不痛改前非就太無『恥』了!」
↑臧大哥擔任陽光口友宣導隊志工 以親身經歷勸導學子與民眾
因為很討厭被說教,被管,臧大哥不想要做千篇一律又制式的宣導,因此,每次跟著陽光一同前進校園、職場宣導時他總會依據台下對象的不同而調整他的分享內容,每次宣導總是令參與者印象深刻,也因他的現身說法,讓每位參與者都更理解遠離致癌物不是個口號,也不是政令宣導,而是與個人生命攸關的重要大事,每每宣導台下那些嚼著檳榔的運將們與已有嚼檳經驗的年輕學子,常會相視會心苦笑、點頭稱是,臧大哥的一席話,常比專業人員苦口婆心的規勸還來的有效,許多原本「鐵齒」的嚼檳榔民眾聽了臧大哥的宣導與勸說當場就會接受篩檢或承諾就醫檢查!
不畏眼光於媒體發聲
除了在職場、校園現身說法外,臧大哥也更現身讓自己的故事曝光在媒體下,他積極參與陽光各式的口腔癌防治記者會、拍攝平面海報宣導戒檳,每個需要他露臉、分享的場合,都積極參與出席。這些年來陽光的口友宣導推動都有他極大的參與!臧大哥幽默地說:「最好大家把我照片護貝起來隨身攜帶,在拿起檳榔的時候想想我的臉和口腔癌給我的苦,問問自己還要吃嗎?」
臧大哥除投入口腔癌防治外,也積極參與反毒的行列,並攻讀社工學位投入毒癮者及更生人服務的助人工作,因著自己曾經有過荒唐歲月,重生後的他到監所向受刑人分享戒毒經歷,真實勇敢地面對自己心裡的軟弱,故事總能說到聽者心裡的痛處,台下的受刑人感受到生命翻轉與悔悟後的說服力。臧大哥走過了不堪回首的年輕過往,也克服了罹癌後顏面損傷的心理自卑及講話不清楚的限制,他反而逆轉勝地用「說話」為業,用翻轉後的新人生,告訴仍在生命軟弱裡的人們「生命翻轉不是奇蹟,也不是遙不可及的!」
↑陽光舒靜嫻執行長(右一)、倡導組莊麗真經理(左一)前往觀禮祝賀臧興國大哥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