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記全解析|來自上天的恩賜!形成胎記原因是什麼?
胎記是什麼?為什麼會有嬰兒胎記
有時候會在剛出生的寶寶身上發現胎記,這時別過度擔心!這可能是胎兒在發育的過程中,某些細胞組織或血管的發育異常所導致。
嬰兒胎記一般會在出生,或出生後數週內被家長發現,寶寶皮膚的任何部位都可能會發生胎記,在外觀上可以呈現不同的顏色,最常見的是黑色、藍色或紅色胎記色斑。
當胎記呈現黑色或藍灰色時,通常是由於黑色素細胞過度增生所導致,常見的有太田母斑、咖啡牛奶斑、先天性黑色細胞母斑、蒙古斑等。
如果為紅色胎記,像是鮭肉色斑、酒紅色母斑、草莓樣血管瘤胎記等,出現這類紅色胎記原因通常是血管過度增生或血管腔擴張所導致。
二、常見胎記種類、出現原因詳解
對胎記有了基本概念後,接下來我們來深入探討不同的胎記種類以及形成胎記原因,下方我們整理了包括先天性黑色素細胞母斑、血管瘤、蒙古斑胎記差別,並一一說明這些胎記特徵、發生機率與成因。
黑色胎記:
太田母斑
主要分布在臉頰上,特別是眼睛周圍,甚至可能出現在眼睛內部,形成多個深色斑點,太田母斑通常不會自行消失,雖是良性的胎記,但太田母斑出現在臉上的話,可能會影響到外觀。
-
發生率:0.2% 至 0.6%,女寶寶發生的機率比男寶寶高 5 倍。
-
外觀:灰青色。
-
成因:黑色素細胞異常增生。
咖啡牛奶斑
咖啡牛奶斑胎記顏色呈淡咖啡色,通常一出生時就有,且斑塊數量可能會逐漸增加,常見出現位置為軀幹。一般不需要特別治療,但胎記數量大於 6 個以上、且大於 1.5 公分就要注意!有可能是多發性神經纖維瘤,建議立即求診並追蹤後續情況。
-
發生率:在亞洲寶寶裡發生率為 0.4%。
-
外觀:淡咖啡色,單一斑塊或多個斑塊,形狀多為橢圓形。
-
成因:通常是父母遺傳,少數為基因突變。
先天性黑色素細胞母斑
先天性黑色素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痣,由黑色素的良性痣細胞所組成,不會自行消失。
-
發生率:約 1% 至 2%。
-
外觀:黑色、形狀不規則。
-
成因:可能為基因突變。
小提醒:其中有約 5% 至 10% 的痣有惡化可能,像是突然變大、異常突起或顏色變化,就要馬上前往醫院檢查!
蒙古斑
蒙古斑胎記較常出現在肩膀、臀部及背部,新生兒蒙古斑很常出現,但越長越大後,蒙古斑也會跟著逐漸消退,一般來說在 3 至 4 歲內會消失。
-
發生率:在亞洲寶寶中相當常見,發生率高達 80%。
-
外觀:灰青色、可能面積較大且數量多。
-
成因:黑色素細胞異常增生。
紅色胎記:
酒紅色母斑
通常呈現類似葡萄酒、暗紅的顏色,常見於頭頸部的一側,尤其是右側的機率較高,不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消失,且儘管其生長範圍保持不變,斑點的顏色可能會變得越來越深。一般情況下,出現酒紅色母斑不用過於擔心,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可能會伴隨其他神經或結締組織的病變。
-
發生率:0.3% 至 0.5% 之間。
-
外觀:顏色變化較多,包括粉紅、鮮紅、紫紅或深紫色。
-
成因:微血管及靜脈擴張。
鮭肉色斑
胎記顏色如鮭魚肉色或淡粉色,通常出現在前額、眉心、眼皮或後腦勺等部位。多數情況下,隨著年齡的增長,鮭肉色斑會在 18 個月後自然消退,若是出現在後頸部的話,則可能會終生存在,但外觀不再改變。鮭肉色斑通常無須治療,屬於一種良性的胎記。
-
發生率:30% 至 50%,在新生兒中相當常見。
-
外觀:平坦且淡紅色,範圍通常較小。
-
成因:正常的微血管擴張。
嬰兒血管瘤(草莓樣血管瘤)
鮮紅色胎記,在快速增生期時看起來就像是草莓一樣,如果是深層血管瘤,可能會呈現淺淺的藍色色澤。
7 成的嬰兒血管瘤是在寶寶出生後 2 至 3 週浮現,之後進入快速增生期,直到 6 至 9 個月左右,這些血管瘤的生長逐漸趨緩,然後在 9 至 12 個會步入消退期,而有約 4 成的嬰兒血管瘤會留下疤痕或其他瑕疵(凹陷、贅瘤、血管擴張)。因此,血管瘤若長在臉部、耳朵、胸部等會影響外貌的部位,或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大、出現潰爛流血狀況,應儘快就醫治療,以免遺憾終身。
-
發生率:約有 3% 的新生兒在出生時已經帶有血管瘤,其餘 7% 新生兒會在 3 至 5 週後冒出。體重小於 1 公斤的早產兒、多胞胎、白人,或高齡產婦生下來的寶寶,患上血管瘤的風險可能較高,且女寶寶發生的機率比男寶寶高 5 倍。
-
外觀:從小紅點變成一個腫瘤。
-
成因: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生。
三、嬰兒胎記位置在哪要注意?怎樣才要去看醫生?
以上就是常見的胎記種類,其實看完之後,我們可以得知嬰兒胎記會變成惡性的不多,一般情況之下,寶寶臉上、四肢、背後有胎記是不用過於擔心。不過,若出現以下情況,那就要注意一下!
重大疾病的警訊
有些胎記雖然短期內不會對寶寶的身體有所危害,但卻可能是其他重大疾病的一種徵兆。
警訊 1:若寶寶身上的黑色素痣,最大直徑大於 20 公分,且出現快速增大、擴張、異常突起或顏色變化,那要盡快帶到皮膚科進行切片檢查。忽略不管的話,這可能會演變為致命的黑色素細胞癌。
警訊 2:咖啡牛奶斑數量多於 6 個,應尋求醫師的幫助,進一步診斷是否為神經纖維瘤症候群等相關疾病。
警訊 3:若發現寶寶頭皮上出現橘黃色斑塊也要注意一下!這種頭皮胎記有可能是「皮脂腺母斑」,未來可能有 1% 癌化的風險,建議尋求皮膚科醫師的幫助,並定期追蹤胎記的變化。
妨礙到生理機能
但若臉胎記影響到生理機能的話,就要立即處理,像是有些血管瘤會長在寶寶的眼睛、鼻子或嘴巴上,如果不快點解決,在短期內不僅對視覺、呼吸和進食功能造成障礙,還可能對寶寶的發育產生長期影響。
此外,少數血管瘤也會長在寶寶的內臟中,這可能會影響器官的正常運作,如果血管瘤變得太大,除了會增加寶寶心臟的負擔,引發心臟衰竭,還可能消耗過多的血小板,讓寶寶容易出血,可能會對凝血功能帶來問題。
※建議就醫的科別
若寶寶有上述狀況要立即就醫,而就診科別須具備對胎記有鑑別能力,醫師選擇上也須完成相關訓練課程,這樣才能對寶寶的狀況提出適切的治療建議。因此,建議找有著充足相關經驗的皮膚科與整形外科醫師喔!
四、胎記變大怎麼辦?想要除胎記可以怎麼做?
胎記會影響健康嗎?胎記會消失嗎?蒙古斑沒消失怎麼辦?如同上述所提及,多數胎記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少數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消失。
但若胎記沒消退,反而還越變越大,建議可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尤其臉上出現影響容貌的顏色較深、大面積等胎記,很有可能造成個人自信心受損,甚至影響到人際關係,若要去胎記的話,較為常見的有雷射、硬化劑、手術切除、藥物控制等胎記治療方式,要選擇何種應由專業醫師評估後決定!
小提醒:千萬不要自行消除胎記,也不要輕信網絡上流傳的方法,若用不正確的處理方式可能導致傷口感染、組織發炎,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症等嚴重後果。
【以上內容由台大醫院小兒皮膚科科主任-戴仰霞醫師審訂】
五、嬰兒血管瘤 胎記好困擾!能找誰提供幫助?
※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服務一覽
醫療諮詢
陽光基金會針對胎記、血管瘤/血管畸型、黑色素痣、神經纖維瘤等外觀不一樣的朋友,提供相關醫療諮詢服務,並且不定期舉辦醫療講座或義診活動,充實大眾對病況之了解。
經濟補助
想要去除臉上胎記、血管瘤等,多數人都會通過雷射手術來改善,但雷射手術通常被視為美容之列,健保不予給付,而且雷射治療費用十分可觀,常阻斷了許多人尋求治療、改善外觀之望。陽光基金會提供醫療費用補助,希望幫助更多人,改善外觀損傷情況,進而建立自信。
社會適應服務
很多外觀不同的朋友在成長過程中,都曾被排斥或拒絕,一般社會大眾也不知如何與他們接近或相處,陽光基金會不定期辦理聯誼活動,讓他們走入人群,並且彼此鼓勵與經驗交流。
就學宣導
陽光也提供就學或社教宣導,教導社會大眾如何以平常心看待外觀不同的朋友,減少他們在學校與職場中,接觸人群的困擾。
此外,陽光會透過體驗式活動,培養同理心,讓學校成為友善尊重的環境,並協助外觀不同的孩子學習正向的人際互動方式,增進他們融入校園生活的能力與信心。
心理諮商
透過個別諮商、團體諮商和遊戲治療,支持外觀不同的朋友,以及他們的家人更認識自己、找到自己內在的資源和力量,以更有方向的面對並處理心理困擾。
衛教資訊
透過一對一諮詢或專家講座,協助外觀不同的朋友了解疾病及相關治療方式,讓他們有足夠的資訊為自己或家人們做出最適合的治療決策。
想知道更多關於胎記資料可參考:台灣兒童與青少年皮膚醫學會網站: